稳定市场预期 金融支持政策须持续加力
◎记者 张琼斯 2023年,稳定提振信心、市场改善预期,预期对于经济企稳回升至关重要。金融在金融政策方面,支持政策应加力支持实体经济,须持续加推动企业和居民信心的稳定修复。 一段时期以来,市场金融系统致力于营造适合实体经济发展的预期货币金融环境,货币政策平衡了稳价格、金融稳就业、支持政策推动经济增长、须持续加平衡国际收支的稳定目标组合。 一些数据可以佐证:人民银行坚持不搞“大水漫灌”,市场在全球通胀高企背景下,预期2022年全年我国CPI仅上涨2%;人民银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,通过总量和结构性工具,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,过去5年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年均增长24%,2022年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5年前下降了1个百分点;近年来,我国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,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。 今年以来,更多经济复苏信号显现:从宏观数据看,1月PMI数据确认了经济企稳回升势头,制造业供需两端改善,服务业景气度提升,建筑业加速扩张;从微观主体看,兔年经济“开局即冲刺”,多地集中开工重大项目,银行资金也抓紧跟上,许多市场人士判断,1月信贷数据将迎来“开门红”。 在经济复苏背景下,分析人士建议,不要过快地退出前期的支持性政策,继续保持甚至加大金融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。 “信心比黄金更重要。”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,2022年以来,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导致了居民和企业预期转弱、信心不稳。前期政策优化带来的转变,已经体现在近期的数据上。但前期的支持政策不能在短期内退出,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,提升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;要针对新情况和新问题采取新措施。比如,当前有效信贷需求复苏,金融部门要思考如何更高效地回应这些需求。 可以预期的是,今年的经济形势将发生明显变化。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,当经济处于需求快速回暖的过程中,很容易出现政策的调整。他建议,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偏松的操作,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,保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,不要有大的政策变动。 关于2023年的货币政策,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,今年货币政策的力度不能小于去年,需要的话,还要进一步加力;要继续落实好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,效果好的可以酌情加力。 关于提振消费,董希淼表示,重点是住房消费和汽车消费。消费金融将在促进消费、扩大内需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。他建议,从需求侧发力,提振居民购房消费意愿和能力,进一步加大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实施力度,加快采取下调首付比例、取消“认房又认贷”、降低贷款利率等措施;进一步引导金融加大对汽车消费特别是二手车消费的支持和服务。 连平预计,今年可能会推出消费领域的再贷款,以促进消费快速回暖。尤其是考虑到出口可能面临的压力,消费快速回暖有助于内需回升,有利于弥补外部产生的压力。 关于金融支持有效投资,连平表示,2022年以来推出了许多重大项目,既需要财政支持,也需要金融尤其是信贷的跟进。银行发放了大量中长期贷款,对商业银行的资产期限结构管理提出挑战。如果短期内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比重明显提升,会使得银行资产端的流动性减弱,影响银行投放中长期贷款的积极性。连平预计,可能会推出支持重要投资方向的再贷款工具,以保持商业银行对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稳定和扩大消费,支持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适时适度降准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
- 男子从7楼扔下电脑主机,太原首例高空抛物案宣判
- 消费者为何不愿换手机了?价格水涨船高,创新力不足
- 新疆伊犁州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、副局长马水接受审查调查
- 调仓情况各异 知名基金经理“点金”结构性行情
- 国泰君安(香港):维持达利食品买入评级 目标价5.7港元
- 英媒:俄罗斯对更多欧盟高官设限
- 体育单招文化考试本月举行,考生考前14天内非必要不离京
- 合众思壮被预处罚,股民索赔可期
- 将进酒?“造车新势力”蔚来入局手机后,曝申请注册多个酒类商标
- 快讯:元宇宙、NFT概念拉升走强 华媒控股涨停
- 深圳3月二手住宅仅成交1117套 同比大跌约82%
- 前十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49.9万辆 我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
- 五部门发文规范高校网课:不得选用内容陈旧在线开放课程
- 美国一辆特斯拉“骑上”救护车,因司机错踩加速踏板
- 美国开闸放油!OPEC+无意大幅增产 专家:原油供应危机难消
- 瑞信证券董事长胡知鸷:中国资本市场融资动能正向科技创新类企业倾斜
- 出售事故车大V为自残行为认错 前徒弟遭同行集体抵制
- 教育部: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、收入信息!
- 3月制造业景气水平回落 专家:中国经济二季度进入新一轮复苏
- 搜索
-